黨史學習教育
周恩來與“四個現代化”的提出
2023年3月5日,是周恩來同志誕辰125周年紀念日。
周恩來
周恩來出生于1898年,在他青少年時期,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面對國家危難和人民困苦,他決心“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和他那一代杰出中國共產黨人一樣,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和道路。
1916年,周恩來(前排左一)與老師伉乃如及同學在天津南開學校合影。
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長時期擔任政府總理,在經濟建設方面提出了許多理論觀點。尤為重要的是,他在幾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經濟建設的論述,貫穿了實現“四個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中心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
“四個現代化”的初步構想
1954年9月,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的經濟原來是很落后的。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yè)、現代化的農業(yè)、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yè)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后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span>
1954年9月,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這就是“四個現代化”的最早提法,也是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對現代化建設的最初構想。
此后,“四個現代化”的內涵經歷了一個不斷調整和充實的過程。
一是把“交通運輸業(yè)現代化”歸類到“工業(yè)現代化”。1957年8月,周恩來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曾說明工業(yè)現代化“包括交通運輸在內”,因而“交通運輸業(yè)現代化”不再被單獨作為一個現代化的概念。
二是將“國防現代化”先移出后恢復。為了集中力量發(fā)展經濟,周恩來提出要把國防工業(yè)放慢一些,于是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的幾年時間,暫時不提國防現代化。1959年12月24日,周恩來在黑龍江省干部會議上作報告時提出,“使我們的國家更快地成為具有現代工業(yè)、現代農業(yè)、現代科學文化和現代國防的社會主義強國”。
三是增加“科學文化現代化”后改為“科學技術現代化”。將現代化的視野拓展到科學文化領域,表明我們黨認識到科學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1960年2月,周恩來在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發(fā)言中,將“科學文化現代化”改為“科學技術現代化”。
這些調整,使“四個現代化”的基本內容有了更完整的提法。
“四個現代化”的正式提出
1964年12月,周恩來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yè)、現代工業(yè)、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周恩來
這是周恩來代表黨中央正式和完整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任務。
“四個現代化”從初步構想到正式提出的過程,反映了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
1975年1月,周恩來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重新明確了“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yè)、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中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span>
1975年1月13日,周恩來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人經過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深入探索和對中外發(fā)展經驗的總結,通過反復權衡和深思熟慮確定下來的。
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實現“四個現代化”始終是激勵和鼓舞全國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精神動力。
世紀夢想,接續(xù)奮斗。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億萬中華兒女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下,正意氣風發(fā)踏上新征程,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進發(fā)。
(根據新華社、學習時報等內容整理)
來源:共產黨員網